上海奕瑞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数字化X线探测器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主要产品有Venu 1717X、Mercu 1717V、Jupi 1212X、Mars 1417/1717X、Mars 1417/1717V、Mammo 1012F、Mercu 1616TE、Jupi0606X、NDT 1012MA、Satu 6404。2012年,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4年,公司Venu1717M产品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2015年,公司“非晶硅数字平板探测器(FPD1M)”项目入选“2015年度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百佳”及“自主创新十强”名单,并在同期2,000多家入围企业中名列第一;2016年,公司被认定为“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同时“数字医用X射线影像设备FPD1M”项目荣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7年,公司“数字无线平板探测器Mars1417V”项目荣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8年获得上海市专利工作试点企业。
2020年境外收入占比41%。
公司的共同实际控制人为顾铁、邱承彬、曹红光、杨伟振,四人合计间接持有公
司的权益比例为 35.36%,合计持有的公司表决权比例为 40.83%。
顾铁、邱承彬、曹红光、杨伟振均为公司创始人,均担任公司重要职务,对公司
经营管理上形成共同控制。
顾铁:男,1968年6月出生,美国国籍,博士学位。历任光学影像系统公司研发工程师、工程部经理,通用公司医疗系统和珀金埃尔默项目经理、运营经理、产品工程部总监,通用全球研发中心(上海)总经理,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2014-2019年,历任公司董事及总经理;2019年7月至今,任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曾任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曾任GE全球研发中心(上海)总经理。在平板显示和医疗影像领域拥有21项美国专利,有30余篇论文发表在国际性微电子、半导体及平板显示期刊上。1994至1998年,在Optical Imaging Systems公司参与美国第一条2代TFT-LCD生产线的组建。1998至2003年,在美国GE医疗系统和Perkin Elmer担任产品研发负责人,参与并领导了世界第一台胸腔数字X光机的制造。在2005至2007年期间,还担任上海美国商会科技委员会的联帮主席。2006年起,顾铁博士规划并筹建中国第一条4.5代TFT-LCD生产线,以超过行业平均速度成功完成项目建设,并推进快速转入正常生产运营,推动了国内TFT-LCD产业的技术进步和飞速发展。
邱承彬 男,1964 年 10 月出生,加拿大国籍,硕士研究生学历,博士侯选人。历任加拿大利通系统公司副经理、高级制程开发工程师,光学影 像系统公司项目经理、主任研发工程师,珀金埃尔默项目经理、主任研发工程师,高通公司项目经理、主任研发工程师,苹果公司主任 平板工艺整合工程师,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研发部资深经理。2011-2017 年,历任公司董事、副董事长、副总经理和首席技术官; 2017 年 7 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和首席技术官。
曹红光 男,1962 年 3 月出生,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硕士研究生学历,副主任医师职称。历任兰州铁路局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 师、副主任医师、神经外科研究所副所长,兰州医药科技公司医械部总工程师,北京恒瑞美联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总工程师,北京国 药恒瑞美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TCL 医疗放射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首席科学家。2012-2019 年,历任公 司董事、董事长;2019 年 7 月至今,任公司董事。
周逵 男,1968 年 2 月出生,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2019 年 5 月至今,任公司董 事。
邓锋 男,1963 年 4 月出生,美国国籍,硕士研究生学历。历任先锋公司总经理助理,英特尔公司架构师,网屏技术公司工程副总裁、首席 策略官和董事会成员,瞻博网络公司战略副总裁。现任北极光投资顾问(北京)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2017 年 7 月至今,任公司董 事。
公司的传感器(SENSOR)设计和制程技术为数字化 X 线探测器所需的主要核心 技术之一。非晶硅、IGZO 及柔性基板探测器使用 TFT SENSOR 的相关技术,CMOS 探测器则使用 CMOS SENSOR。公司设计并采购的 TFT SENSOR 和 CMOS SENSOR 均为光学传感器,可将可见光影像转化为数字图像。
公司拥有全球顶级的传感器设计及工艺研发团队。公司掌握的光学传感器设计及 工艺研发,适应全球多家知名面板公司的工艺制程,并与多家面板公司开展前沿技术 研究。同时公司具有 TFT SENSOR 设计的完整技术体系,并取得了 18 项集成电路布 图设计登记证书,相比于目前业内大部分厂商采购标准品 TFT SENSOR 的模式,具 有更强的深度底层创新能力。
非晶硅传感器设计及制程技术为公司早期技术储备之一,经过近 10 年的技术迭 代和发展,公司成功研发了专用于非晶硅传感器的设计方案、专用测试机台及绑定工 艺,逐步实现了从小尺寸 0505 到大尺寸 1748 的数十款产品的量产。2011 年,公司成 功研制出中国大陆第一款国产非晶硅 TFT 传感器和基于该传感器的数字化 X 线探测 器,并实现产业化,打破了国外厂商的技术垄断。
IGZO 传感器技术主要应用于高速动态数字化 X 线探测器。公司基于多次技术迭 代完成了多款产品的量产,用 IGZO 氧化物材料成功制造了 TFT 开关,实现了高电子 迁移率和低开关噪声;并可用更小的 TFT 尺寸实现较大的填充因子,提高传感器的灵 敏度。2016 年,公司在北美放射学年会上成功展出了基于 IGZO 传感器的数字化 X 线 探测器,并于 2018 年正式发布。目前公司掌握的该技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公司使2020 年年度报告 20 / 211 用 IGZO 传感器技术的产品已经广泛用于 C 臂、DSA、胃肠、齿科 CBCT、工业无损 检测等市场。
CMOS 传感器技术主要应用于高速率小尺寸的动态 X 线探测器产品,目前公司 已掌握非拼接 CMOS 探测器技术并实现量产,并储备有大面积拼接 CMOS 传感器技 术。公司较早开发出国内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于 X 线影像领域的 CMOS 图 像传感器芯片、齿科 CMOS 探测器和 TDI 探测器,图像性能与进口同类产品相当, 目前公司正在开发应用于乳腺及血管造影的 CMOS 芯片和探测器。 柔性基板传感器技术为一种新兴传感器技术,具有重量超轻、抗冲撞、不易破损 的特点,可广泛应用在移动医疗、兽用、婴幼儿 X 光摄影、安防检测、工业无损检测 等方面,将是 X 线摄片场景的未来发展方向。公司经过多次批量工艺研发,已实现玻 璃基板的激光取下及 PI 膜贴附等全自动化生产工艺。目前,公司已完成基于柔性面 板的三窄边高分辨率探测器研发,并在多家客户进行集成、测试及注册。
主要竞争对手:由于数字化 X 线探测器的技术壁垒较高,全球市场能规模化生产数字化 X 线探测器的厂家 较少,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当前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有万睿视、Trixell、佳能、Vieworks、 Rayence 及康众医疗等。
由于数字化 X 线探测器的技术壁垒较高,全球市场能规模化生产数字化 X 线探 测器的厂家较少,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21 世纪初,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巨头 GE 医疗、 飞利浦和西门子率先完成探测器产品的研发工作;此后,日韩系厂商开始规模化生产 数字化 X 线探测器;2010 年前后,包括公司在内的中国企业开始数字化 X 线探测器 的研发及探索,并在全球竞争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当前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有万睿 视、Trixell、佳能、Vieworks、Rayence 及江苏康众等。公司于 2011 年设立后,成功 研制出国产非晶硅平板探测器并实现产业化,并已在全球范围内具备一定市场地位和 份额。 随着数字化 X 摄影技术的进步,数字化 X 线探测器的成像质量不断提高、成像 速度不断加快、辐射剂量不断降低,得到世界各国的临床机构和影像学专家认可,以 探测器为核心部件的 X 线机广泛应用于医疗和工业各个领域。
近年来,凭借卓越的研发及创新能力,公司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掌握全部主要
核心技术的数字化 X 线探测器生产商之一,也是全球少数几家同时掌握非晶硅、IGZO、
CMOS 和柔性基板四大传感器技术并具备量产能力的 X 线探测器公司之一。公司已
成为全球数字化 X 线探测器行业知名企业,产品远销亚洲、美洲、欧洲等地共计 70
余个国家和地区,得到柯尼卡、锐珂、富士、西门子、飞利浦、安科锐、DRGEM、上
海联影、万东医疗、普爱医疗、蓝韵影像、东软医疗及深圳安科等国内外知名影像设
备厂商的认可。2017 至 2019 年,公司在全球医疗和宠物医疗 X 线探测器市场占有率
持续提升,分别为 8.09%、9.86%及 12.91%,2018 年位列国内第一,公司营业收入保
持快速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营业收入由 3.68 亿元增至 5.46 亿元,年复合增长
率达到 23.90%,
2020 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 7.84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43.58%,在全球医疗
和宠物医疗 X 线探测器市场占有率得到进一步稳固和提升。
主题名称: |
|
新闻关键词: | |
股票代码: | |
主题类型: | |
行业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