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石头科技投资
搜索
栏目
行业
地域
动态
登录
生物医药
设置
业绩图
研究报告
讨论区
主题新闻
研究
----特征----
属于
包含
成员
厂商
最新的研究
贡献人:
石头哥
善织士
属于:
医药
包含:
抗体药
胰岛素
生长激素
干扰素
血制品
疫苗
基因治疗
细胞治疗
成员:
默沙东
安进
艾伯维
吉利德
再生元
诺和诺德
Moderna
百济神州-U
信达生物
康方生物-B
荣昌生物
再鼎医药(港)
复宏汉霖
天镜生物
诺诚健华-B
亚盛医药-B
圣诺医药
传奇生物
药明巨诺-B
永泰生物-B
长春高新
甘李药业
通化东宝
智飞生物
康泰生物
沃森生物
康华生物
我武生物
君实生物
微芯生物
百奥泰
安科生物
华兰生物
天坛生物
上海莱士
四环生物
舒泰神
海王生物
金花股份
中源协和
赛升药业
溢多利
海特生物
赛托生物
卫光生物
双鹭药业
千红制药
南华生物
派林生物
博雅生物
未名医药
赛隆药业
东诚药业
特宝生物
华熙生物
圣诺生物
神州细胞
复旦张江
三生国健
康希诺
凯赛生物
长生退
生物股份
申联生物
科兴制药
凯因科技
前沿生物
科前生物
百克生物
华恒生物
加科思-B
欧林生物
诺诚健华-U
歌礼制药-B
三生制药
云顶新耀-B
康宁杰瑞制药-B
基石药业-B
康诺亚-B
南模生物
亦诺微
金迪克
成大生物
诺唯赞
迪哲医药
迈威生物
科济药业
百利天恒
益方生物
石头哥
 
2025年08月12日 22:01
回复(
2
)
研究
----栏目----
市场供求
国家政策
自然资源
社会人文
新增主题
讨论
发布
细胞内部存在一套高度复杂且自主运行的“细胞内免疫机制”,这些机制独立于传统免疫系统(如抗体、T细胞),通过分子感应、信号传导和效应执行来防御病原体入侵和维持稳态。
石头哥
2025年08月25日 21:46
回复(
0
)
总结:关键领域引领,整体仍在追赶 • 局部领先:在基因编辑、植物育种、传染病防控等领域已形成全球影响力,技术转化效率突出。 • 整体差距:基础理论、跨学科整合、科研生态仍落后于欧美顶尖机构,需突破“技术应用强、源头创新弱”的困局。 • 未来路径: • 强化高风险基础研究投入(如AI驱动的蛋白质设计); • 构建“科学家-企业-临床”转化链条(参考Moderna模式); • 推动评价体系去功利化,鼓励青年学者探索“无人区”。
石头哥
2025年08月24日 23:50
回复(
0
)
1. 原创理论不足 • 当前突破多集中于技术应用(如CRISPR优化、疾病模型),基础理论创新仍由欧美主导(如诺奖级成果“α-突触核蛋白病理机制”)。 2. 学科发展不均衡 • 优势领域集中:植物科学(全球Top10华人占6席)、结构生物学、传染病学。 • 薄弱环节突出:神经环路解码、合成生物学底层工具开发滞后。 3. 科研生态差异 • 经费依赖政府投入:中国基础研究经费占比仅6.2%(美国17%),企业研发投入偏低。 • 评价体系功利化:论文导向抑制高风险探索,导致“跟跑式创新”占比过高
石头哥
2025年08月24日 23:50
回复(
0
)
世界十大顶尖的生物医药制造强国,最后一个出人意料!
石头哥
2023年11月12日 00:22
回复(
0
)
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tibody,bsAb)是指一类设计用于同时识别两种不同抗 原的大分子抗体。双抗有多种形式,从分子量相对较小的蛋白片段(仅由两个抗原 结合片段组成)到具有附加结构域的大型免疫球蛋白(IgG)样分子。双特异性抗 体最具吸引力的特征是其创造新功能的潜力,即合成出的新抗体具有在亲本或参照 抗体的混合物中不存在的活性,达到“1+1>2”的效果。目前共有超过 20 个商业化技术平台用于双特异性抗体的设计和制造,2 款上市产品和大约 85 个处在临床研究阶 段的双抗药物
石头哥
2023年02月05日 12:02
回复(
0
)
转基因小鼠技术在 1994 年被首次提出,其原理是将小鼠的抗体基因敲除,同时将 人源的抗体基因加入小鼠基因组,这样在抗原刺激下,小鼠将产生人源的抗体。目 前主流的转基因小鼠平台包括 Amgen 的 XenoMouse, BMS 的 HuMAb Mouse 等。转 基因小鼠技术的优势在于避免了基因工程抗体在构建时的复杂操作,而且由于小鼠 体内自发产生 B细胞,保持了抗体的亲和力成熟等过程,因此所获得的抗体特异性 较强
石头哥
2023年02月05日 12:00
回复(
0
)
那三点恰恰是我们认为未来创新药企业拥有的特质,就会脱颖而出的那个企业的特征:1.平台化企业的特征。大家可以去看,全球都是这样的一个状态,很多小企业可能有创新能力,可能实现一些单一产品创新的突破,但是你会发现它很难形成持续的竞争力。所以,单一产品体系很难构建能够基业长青的那种持续竞争力,只有平台性的企业才有可能构建这样一个状态。所以,平台性的企业我们认为会持续脱颖而出。2.新技术类的企业。创新药本身具备这种颠覆属性,你颠覆我,我颠覆你。新药的发展过程当中,其实经历的时间很长,也经历了很多代次,到现在我们觉得新技术的这些领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些新技术领域有望持续出现一些新的产品,这些新的产品将进入到商业化,进而颠覆一些细分领域,形成颠覆式的这样一些公司。所以,这种新技术能力、平台性能力的这些公司,我们也是认为在未来有持续的脱颖而出的能力跟竞争力。
石头哥
2023年02月04日 12:02
回复(
0
)
3.国际化的企业。未来整个新药的竞争不仅仅是一个单一市场的竞争,它一定是全球化的竞争,谁能够在全球化竞争的过程当中有先手,先于别人一步,先把这个东西做出来,这样可能竞争力会很强。我们国家现在很多创新药企业,逐步看到了它们国际化的步调,包括license out,包括到全球去开临床,全球去申报等等这些东西,后面这一类的企业会有持续的竞争力,并有望在未来创新药的竞争当中持续地脱颖而出。 石头哥 2023/2/4 12:02:15 回复(0) | 删除
石头哥
2023年02月04日 12:02
回复(
0
)
汇总|全球已上市的43款基因治疗药物
石头哥
2023年01月16日 10:24
回复(
0
)
目前基于病毒载体的遗传病治疗药物上市产品全部在国外,我国还没有产品上市,相关研究也处于临床前阶段。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这类药物研发难度大,另一方面这可能是因为大部分遗传病属于罕见病,患者群体较少,虽然这类药物定价高昂,但国内商业医疗保险体制不完善,这类药物上市后的收入很难覆盖研发成本。
基因药物系列(二)——基于病毒载体的遗传病治疗药物
石头哥
2023年01月16日 09:17
回复(
0
)
更多
选择
创新
传统
更多
指数说明
常见问题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2025 fanshitou.com
京ICP备1701840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898号